作者:nightskids
题记:
9月12日,我在平台发布了自己淘到一台途安的心路历程
各位老哥、小姐姐不吝赐教
在文章下留下了精彩的评论
给我很大的鼓励,也给我很多的思考
一方面,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观点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另一方面,在这些评论中看得出一些朋友应该是汽车技术出身的大拿,班门弄斧,惹大家笑话了,笑话就笑话吧,反正不就是图一乐吗?
其实,两篇文章的书写都是想参加值友说车这个活动的
但是,非常遗憾,都是参加活动未遂的情况
但是能有这么多人阅读过的我的文章,我也是没想到的
可能大家在这些文章里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只是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了吧
官方创作助手在给我的私信里面提到一个词中立
我很喜欢
和大家坦白,截止目前,所有的文章都没有任何赞助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这些文章都是我致力于将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闲话少叙,我们步入正题
1、
其实我并不是反感新能源及电车
我有一台插混的eRX5
上海的兄弟姐妹其实都懂的
别问我为什么买荣威,问就是为了一张绿牌
(狗头)
这台车吧小毛病贼多,一会排放故障,一会又自己好了
我曾经问荣威的售后为啥会这样
他说你管他呢,只要没有开不动,你就继续开,有空的时候记得来4S店里升级一下软件
确实,在这几万公里的驾驶里程里
荣威从来没有把我丢在路边过
只是会跳出一些感叹号,被追尾了会跳、颠簸了会跳,反正有事没事跳一跳,多检查几次终归没有错的
2、
我的这辆插混长期是按照纯电开的
这辆车电池的理论续航里程是63KM,在上海开一般情况下实际里程打7折
也就是40km左右,对于我来说,这都够了
我在车辆APP里设置了充电时间,晚上10点起冲,早上6点结束
享受一下阶梯电价的便捷(波峰6毛多,波谷只有一半的价格)
夯不啷当在一起一个月也就是不到200块的电就够了
还记得刚刚提车没多久,我同事在一起讨论说
**,你知道吗?**路口和**路口的油价又降了,中石化和中石油在打价格战诶
嗯,我知道我回应道
那么下班一起去加油好吧我同事又追问道
不用了,我上个月加的油到现在还没用呢
这就是腔调与底气,和有车相比,电车在行驶成本上有着天然优势
如果,你只是用于城市通勤,并且恰巧拥有一个装了充电桩的车位
电车真的是你不错的理性选择
那么,我又为什么非要在第二台车时选择油车呢?
3、
首先是实用
我开着eRX5去过几次外地,走过几次高速
在踩到120之后,那种提速的无力感还是非常清晰的
这辆插混的自重大概是1.8吨,120以后,电机能起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超速驾驶是万万不会的,但是驾驶的激情我还是要拥有的
哪怕是让我在车少的高速上开到130呢
除此以外,这个车虽然不是纯电,里程焦虑稍微少点
但是,他的油箱只有可怜的37L
这也就意味着春运期间,每隔200公里左右,你就要进一次加油站
春运期间的服务区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吗?
还有,作为初代绿牌,这个车的驾驶感受只能用凑合来形容
钣金、底盘调校、NVH在传统油车面前还是没法比的
毕竟,油车的发展是一步一步用时间积累出来的
从发动机越来越小,变速箱越来越复杂
可以说,油车代表了工业发展的综合水平
4、
其次是情怀
情怀这个词或许有点矫情,毕竟我也仅仅只是一个年轻人
但是,有那么几款车让我印象深刻
0*年的时候,有一个老哥在东北提了一台2.7TDI的A6L(配置|询价)回武汉

当时就把这台车的提车日记发在了*车之家里面
那可是柴油动力的A6L,当时大家在论坛里就在那讨论为什么欧洲发展柴油动力,我们就不行,最后的答案好像是环保问题
稍微晚点还有3.0T的Quattro,那就是一台穿着西装的怪兽

在BMW和BENZ的夹击下,AUDI A6L多多少少被描绘成官车的形象
从一开始的中性偏褒义,变成了略有贬义的评价
但是,每次在路上看到这个车,我都会和我老婆说
这个车帅,3.0T、涡轮增压、不烧机油、全时四驱,有一部电影杰森斯坦森主演的,就是拿他大哥A8L参演的
还有很多诸如锐志、MX-5、森林人、3.0V6的雅阁以及

大众只有一款车的高尔夫
拍拍扁以后就成了尚酷

总而言之,这些油车都代表了当时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出行的理解
时间如大浪淘沙,总有那么一些车型让你过目不忘
分属于不同品牌,总有他独到的一面
5、
还有我相信现阶段的电车都只是过渡产品
虽然,新能源车又免税又送牌照
但是我还是相信这仅仅只是开始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我觉得电动车距离成熟还有相当一段长路要走
现阶段,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充电站建设数量过少,充电不方便
充电设施设备并不共通,有的时候你兴冲冲的跑过去却发现充不了
更有甚者,新能源成为骗补的一种手段
刚刚安装没多久的充电桩压根没有投入使用就报废了
我不禁想问: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用车环境,那这个造车产业又如何谈得上健康发展
但是,即便再这种复杂局面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新能源这一产业链条
先是BYD,后来荣威,再后来传统的造车企业,再到后来连互联网企业也加入其中
我曾经劝同事理想是个新生代的牌子,缓一缓再买
没成想一个月后,他们一哥买了问界,一个买了岚图…
6、
除了上述观点以外,我还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价格虚高,产业泡沫严重
仅就事论事而言,随便来个新能源纯电汽车定价都会超过20万
20万以下的新能源越来越少
君不见燃油车横行的几年前,20万的预算还在不停的构思日系三强买哪一辆
国产车首发的价格基本都低于15万
新能源的补贴政策已经持续了近十年
在这十年里,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投入研发费用带领汽车工业弯道超车
从电池到电机,从性能车到奶爸车
各种概念粉墨登场
即便你是汽车大拿,你也不一定能看得懂他复杂的配置表
与之相对应的是让人瞠目结舌的预售价格
这些新能源品牌的崛起掀起了汽车界的巨大革命
这几年,新能源车也慢慢的上了高原,去了藏区
只要是油车去过的地方,电车都想着去追赶
可以说,现如今的新能源市场早已不复多年前的单调影像
还应当看到新能源的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改变了既往汽车产业格局
但我要敲黑板的是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汽车行业目前还充满了泡沫
从政策补贴时的爱买不买
到这几年的蓬勃发展
再到油价高企,充电桩越来越普及
从新车到二手车,新能源车辆的价格明显背离了价值规律
前两天,我帮朋友找辆车
朋友和我说,你先等等吧,现在这价格高的我们也不敢拿
写在最后
电影头文字D里,高桥凉介说钟里毅,
你的GTR车头很重,每次入弯路线的选择都不一样,除非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你是斗不过我的FC的
虽然冠希哥很帅,但是这句话放到现在,那就是个笑话

电车时代,出弯速度说来就来
随着造车工艺的不断更新,辅助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汽车已经越来越像一个玩具,驾驶已经越来越轻松和简单
但我还是钟情于那辆属于我的油车
就像我去年年初看到刚刚推出的吉利preface(配置|询价),不管是车辆外观造型和驾驶的平顺度都让我惊艳
我当时开着车追了好久,真的被国产造车技术折服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选择途安L(配置|询价),我想那一定是因为那是我曾经想买而没买的车
那是我逝去的青春